各有关单位及教学成果完成人:
根据《关于开展第十三次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及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经各单位推荐,共收到54项教学成果,经教务处资格审查、校外专家现场评审,确定25个教学成果进入答辩评审环节。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成果完成团队进一步凝练成果创新点等内容,提高成果申报材料的质量。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答辩评审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21年5月11日(周二) 9:00-17:00
2.地点:大学城校区行政楼北楼6楼第四会议室
二、参加人员
校外评审专家、进入答辩评审环节的成果前三位完成人。
三、答辩要求
1.成果第一完成人PPT汇报成果(每项成果7分钟),成果第一完成人因公务不能参加答辩,可以委托成果其他完成人参加答辩,委托书经本人签字,二级单位盖章,现场呈教务处备案;
2.成果前三完成人接受专家质询及答辩(每项成果5分钟);
3.请将答辩PPT于5月10日22:00前发送到414993635@qq.com,PPT文档命名:第一完成人姓名+二级单位名+成果名称;
4.请各成果完成团队提前20分钟到第四会议室隔壁接待室候场并签到;
5.进入答辩成果名单和答辩时间详见附件。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蔡志奇、潘天玲,电话:39352035
教务处
2021年5月9日
附件:
进入答辩成果名单和答辩时间安排表
(按第一完成人姓氏拼音排序)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答辩时间安排 |
1 |
一体化、三层次、开放式医药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
毕水莲、胡坤、钟南京、吴小勇、徐金瑞、龚玉石、王志江 |
食品科学学院 |
9:00-9:12 |
2 |
行业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陈麦秋、叶志明、孟民杰、刘志挺、何兴祥、葛跃伟 |
发展规划与 法规处、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学生处、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 |
9:12-9:24 |
3 |
特色先行、差异发展:构建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
高宪礼、龚长华、张引、苏燕、闫培香 |
外国语学院 |
9:24-9:36 |
4 |
以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
关向东、李卫东、王晓玉、张红星、李国标、杨尚武、邱超、钱国强、陈春宇、颜雯、赵杰、温秀云 |
健康学院、中医学院 |
9:36-9:48 |
5 |
引企入教、校企共创:创新创业人才产教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郭彤、彭勇、宋粉云、姬生国、李东月、陈启助、陈瑶、刘永芳、张育嘉、黄冬琦、旷哲泉 |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创新创业学院、药学院、教务处、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
9:48-10:00 |
6 |
“三全育人”理念下《内科学》课程“一示范、三导向、四课堂”的改革与创新 |
何兴祥、潘学谊、刘维、杨韵然、曾智桓、吕路 |
临床医学院 |
10:00-10:12 |
7 |
“四位一体”模式培养应用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蒋赣、龙春霞、严明芳、彭强、魏丹、赵红、唐新宜、朱继芳 |
医药化工学院、云浮校区管理办公室 |
10:12-10:24 |
8 |
“三破三立三融合”—培养医药特色物流管理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石荣丽、王景峰、沈凯、李煜、单国旗、杨苑芬 |
医药商学院 |
10:24-10:36 |
9 |
以“两性一度”为导向打造《康复功能评定学》金课的建设与实践 |
廖丽贞、廖迪、李卫东、李国标、赵杰、苏启表 |
健康学院 |
10:36-10:48 |
10 |
“支点驱动、科学探索、知识拓展”三位一体《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刘环宇、祝宝福、余跃、刘文杰、曹华、刘想 |
医药化工学院 |
10:48-11:00 |
11 |
立德树人视野下以案例为基础的多维度渗透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 |
刘维、杨韵然、王文涛、朱桂平、李明哲 |
临床医学院 |
11:00-11:12 |
12 |
基于翻转课堂的双创能力培养及学生学科竞赛的培育——以营销类核心课程为例 |
沈枫、聂磊、朱继武、周小燕、阮娴静 |
医药商学院 |
11:12-11:24 |
13 |
强体魄、育人格:大学体育“学·练·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黎锦城、周亚辉、李映红、梁爱国、林映遂、白慕炜、胡容娇、姜忠生 |
教务处、体育部 |
11:24-11:36 |
14 |
能力导向 多元聚合:《中药药剂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
时军、陈求芳、王岩、王芳、黄嗣航、周毅生、龙晓英、崔升淼、任孟月、朱春娥 |
中药学院 |
11:36-11:48 |
15 |
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及实践 |
吴小勇、王志江、刘漫宇、黄泽龙、谈伟君、黄建蓉、徐金瑞、江婕婷 |
食品科学学院 |
11:48-12:00 |
午餐 |
12:00-13:00 |
16 |
基于BOPPPS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
徐静雯、周磊 |
药学院 |
13:00-13:12 |
17 |
从本草园到鼎湖山—创建四联驱动,虚实结合药用植物野外实践课程体系 |
严寒静、何梦玲、张宏意、张春荣、刘基柱、唐晓敏、马鸿雁、王淑美、梁嘉 |
中药学院、药学院、人事处 |
13:12-13:24 |
18 |
“形势与政策”课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
曾萍、董扬、刘小龙、吴晓斐、吴帆、李慧敏、李南 |
马克思主义 学院、中药学院、团委 |
13:24-13:36 |
19 |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规范性、专题式、特色化探索与实践 |
张居永、刘小龙、粟 莉、刘海鸥、曾萍、勾瑞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3:36-13:48 |
20 |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教协同”创新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
张威、刘维、蒋文功、杨韵然、王文涛、李明哲 |
临床医学院 |
13:48-14:00 |
21 |
医药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与实践 |
张引、龚长华、高宪礼、吕雯、苏燕、闫培香 |
外国语学院 |
14:00-14:12 |
22 |
系统功能支架式线上线下“医药学术英语”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郑瑶菲、陈松菁、张君、黄英女 |
外国语学院 |
14:12-14:24 |
23 |
外引内修,虚实结合:《WEB技术与应用》培养复合型医药信息人才的教学实践 |
周苏娟、蔡永铭、蒋世忠、赵洁、覃姜维、周统钢、涂泳秋、黄展鹏 |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
14:24-14:36 |
24 |
强基础重实践-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
朱明芳、唐睿、余晓、龙宁、周清、严志红、范华均、张珍英、张红武、冯慧萍、翟海云、钟晨、邓缈朵、周文、曹小辉 |
药学院 |
14:36-14:48 |
25 |
基于服务学习理念的医学生德育教育体系 |
庄文敏、杨苑芬、邹志辉、颜戊利、李子雄、沈天然 |
公共卫生学院 |
14:48-15:00 |